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《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》(发改环资〔2025〕910号),如同一道绿色动员令,宣告中国工业园区正式迈入“零碳时代"。
这份重磅文件明确要求园区加快用能结构转型、提升能碳管理能力,并支持多能互补与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。面对政策要求与现实落地的巨大鸿沟,许多园区却陷入“绿电消纳难、储能经济性低、系统协同弱"的困局。而安科瑞EMS3.0智慧能源管理平台,正成为破局的关键引擎。
一、政策蓝图下的零碳挑战:园区转型的三大痛点
三部委的通知为园区绘制了清晰的零碳路径,但实施中普遍面临核心矛盾:
绿电直供“卡脖子":光伏“午间过剩、夜间不足"导致绿电自用率低下,被迫低价上网又高价购电,综合成本居高不下。
储能“叫好不叫座":用户侧配储初始投入大,传统调度模式下充放效率低,回本周期漫长。
系统“碎片化运行":光伏、储能、充电桩等设备独立运行,虚拟电厂空有聚合之名,却无调度之实。
这些痛点直指通知中提出的核心任务——构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消纳体系与建立智能化能碳管理平台。而安科瑞EMS3.0的诞生,正是为打通政策落地的“最后一公里"。
二、安科瑞智慧能源平台:零碳园区的“智慧大脑"
安科瑞EMS3.0智慧能源平台并非简单的监控系统,而是以动态调度-多能协同-碳链追溯为核心的三位一体操作系统,精准响应国家政策要求:
动态能源优化中枢
平台通过毫秒级数据采集与AI预测算法,实现光伏、储能、负荷的实时动态匹配。午间光伏高峰时自动启动产线高耗能设备,余电存入储能;夜间切换至储能供电,告别“绿电浪费"。
——这正是对通知中“因地制宜发展绿电直连"要求的技术落地。
多能流柔性协同网络
打破电、热、冷、气能源孤岛,钢铁厂余热驱动冷链中心制冷,造纸沼气反哺微电网,实现能量跨业态循环。
——契合通知提出的“推动多能互补与能源梯级利用"的核心理念。
碳资产全链管理
集成碳计量模块,自动生成符合GHG Protocol的碳报告,精准追踪产线级碳排放,一键生成欧盟CBAM合规文件。
——直击通知中“建立碳足迹追踪体系"的刚性要求。
三、安科瑞EMS3.0系统:技术构架与核心功能
1.分层分布式架构:构建“云-边-端"协同体系
EMS3.0采用开放的分层分布式网络结构,涵盖设备层、传输层、数据层、应用层,实现能源数据的全链路闭环管理:
设备层:部署多功能电力仪表、光伏监测装置、储能PCS、充电桩、智能电表等,覆盖电、水、气、热等多能源类型,支持Modbus、IEC 60870等通信协议,兼容90%以上工业设备。
传输层:通过边缘计算网关(如ANet智能通信管理机)实现数据本地预处理与加密传输,支持断点续传、失电报警,确保数据稳定性。
数据层:基于云计算平台存储实时/历史数据,提供API接口与第三方系统(ERP、MES、IBMS)无缝对接,打破数据孤岛。
应用层:集成发电预测、经济调度、碳排管理、智能运维等模块,通过AI算法动态优化能源策略。
经济性配置:通过优化算法,为企业提供光伏装机容量与储能配比的优化方案。某高速公路风光储一体化项目通过储能动态充放电策略,降低峰值负荷30%以上,年节约电费超60万元。
柔性扩容与需量控制:储能系统在电价低谷充电、高峰放电,减少企业基础电费。某电池厂项目通过EMS3.0实现用电可靠性提升30%,变压器超容风险下降80%。
多策略错峰充电:支持“先入先充"“竞价策略"“邀约策略"等模式,优化充电负荷。浙江某项目对2台汽车充电桩和3台电瓶车充电桩实施分时调度,降低充电成本25%。
双向能量交互:支持电动汽车V2G(车辆到电网)技术,低谷充电、高峰反向放电,提升能源利用灵活性。系统聚合分布式资源形成虚拟电厂,参与电网调峰辅助服务,预计可提升整体收益15%-20%。
实时监测市电、光伏、储能等68项关键参数,动态呈现能源拓扑网络,负荷预测准确度高达95%!
三维建模+GIS地理信息,让能源数据“活"起来,手机/电脑随时随地掌控全局。
削峰填谷:储能设备在电价低谷充电、高峰放电,某光伏电站案例显示,电费支出减少20%!
柔性扩容:用电超载时,储能系统秒级响应放电,避免变压器过载风险,某高速项目峰值负荷降低30%!
内置碳排放核算模型,自动生成报告,某半导体工厂光伏消纳率提升至85%,碳排放强度对标行业基准!
电气火灾预警响应迅速,孤岛运行模式保障关键负荷不断电,浪涌保护设备在线诊断,运维效率提升3倍!
五、未来已来:零碳园区的智慧进化
随着通知要求“零碳园区于8月22日前完成申报",EMS3.0正加速技术迭代:
数字孪生预演:构建园区能源系统三维模型,模拟风光氢储扩建方案,规避投资风险;
区块链碳资产:实现绿证交易数据上链,满足跨境绿电溯源需求;
隔墙售电引擎:适配通知支持的“增量配电网直供"模式,实现园区间绿电点对点交易。
结语:当政策照进现实
国家三部委的零碳园区蓝图,正在重新定义工业发展的逻辑。而安科瑞EMS3.0如同一条“政策-技术-商业"的转化管道,将910号文中那些充满雄心的条款——绿电直连、多能互补、碳迹追踪——转化为企业账本上可计算的收益,园区仪表盘上可感知的减碳量,以及中国制造向绿而行的竞争力。
当越来越多的园区通过这块智慧屏幕,看见能源流动的轨迹、触摸碳资产增值的脉搏,零碳不再是一纸通知,而成为一场由技术驱动的生产力革命。
作者介绍:
安跃强,男,现任职于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,主要研究方向为为智能电网供配电。咨询:15铃铃铃353828